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注释
潮州荔枝词百首(录二十首) 其二 清 · 谢锡勋
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:潮州荔枝词百首
留衣亭畔话灵根,守荔呼来猛虎蹲。
一滴铜壶千树遍,杨枝甘露此山门。
潮州府志》:“灵山潮阳城西北五十里。下有卓锡泉僧大颠所开。上有留衣亭,相传韩昌黎访大颠留衣于此。又有写经台、神木坞,荔枝径诸胜。”檀萃楚庭稗珠录》:“大颠禅师潮阳灵山,出入猛虎相随,手植荔枝千余株,以一铜壶灌之皆遍。”
韩文公大颠1197年 南宋 · 朱熹
 出处: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四、全宋文卷五六四四、《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》卷七一 创作地点: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
今按,杭本不知何人所注,疑袁自书也。
更以跋尾参之,其记欧公之语不谬矣。
东坡《杂说》乃云:「韩退之喜大颠如喜澄观、文畅意,非信佛法也。
而或者妄撰退之大颠书,其词凡鄙,虽退之家奴仆亦无此语。
今一士人又于其末妄题云『欧阳永叔谓此文非退之不能作』,又诬永叔矣」。
苏公此语,盖但见集注之出于或人,而未见跋尾之为欧公亲笔也。
二公皆号一代文宗,而其去取不同如此,览者不能无惑。
然方氏尽载欧语而略不及苏说,其意可见。
吕伯恭,乃于《文鉴》特著苏说,以备乙览,则其同异之间,又益后人之惑矣。
以余考之,所传三书,最后一篇实有不成文理处。
但深味其间语意一二,文势抑扬,则恐欧、袁、方意诚不为过。
但意或是旧本亡逸,僧徒所记不真,致有脱误。
欧公特观其大概,故但取其所可取而未暇及其所可疑。
苏公乃觉其所可疑,然亦不能察其为误,而直斥以为凡鄙。
所以其论虽各有以,而皆未能无所未尽也。
若乃后之君子,则又往往不能究其本根,其附欧说者既未必深知其所以为可信,其主苏氏者亦未必果以其说为然也。
徒幸其言可为韩公解纷,若有补于世教,故特表而出之耳。
皆非可与言实事而求是者也。
至如方氏,虽附欧说,然亦未免曲为韩讳。
殊不知其言既曰:「久闻道德,侧承道高」,又曰:「所示广大深迥,非造次可谕」,又曰:「论甚宏博」,安得谓初无崇信其说之意耶?
韩公之事,余于答孟简书已论其详矣,故不复论。
特从方本载此三书于别集,并录欧公二语而附苏说、方说于其后,且为全载书文于此,而考其同异,订其谬误如左方。
以为读者以此观之,则其决为韩公之文而非它人之所能作无疑矣。
启:孟夏渐热,惟道体和安。
弊劣无谓,坐事贬官。
到此久闻道德,窃思见颜。
缘昨来未获参谒,傥能暂垂见过,实为至幸。
已帖县令具人船奉迎,日久伫瞻。
不宣。
某白。
启:海上穷处,无与话言。
侧承道高,思获披接,专辄有此咨屈。
惠能降谕(「惠」字疑衍,或下有「然」字而并在「字之下。),非所敢望也。
至此一二日,却归高居,亦无不可。
旦夕渴望,不宣。
某白。
愈启:惠匀至,辱答问,珍悚无已。
所示广大深迥,非造次可谕。
《易》大传曰:「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」,然则圣人之意,其终不可得而见耶?
如此而论,读来一百遍(「一」字疑衍。苏氏所谓凡鄙,盖指此等处耳。),不如亲颜色,随问而对之易了。
此旬来晴明,旦夕不甚热,傥能乘闲一访,幸甚。
旦夕驰望。
愈闻道无凝滞,行止系缚,苟非所恋著,则山林闲寂与城郭无易。
大颠师论甚宏博,而必守山林,义不至城郭,自激修行,独立空旷无累之地者,非通道也。
劳于一水,安于所识,道固如是(「识」疑当作「适」,犹言便也。「虽适之安」之语,用字略同。言一水虽劳,而既来则当随其所便,无处不安也。道固如是,即所以结上文「道无凝滞」之意也。)
不宣。
某顿首。
按:韩公之于大颠,既闻其语,而为礼益恭如此。「虽适」之「虽」恐当作「唯」。
潮州五首 其三 访叩齿庵2006年4月 现当代 · 傅义
七言绝句 押先韵
未闻叩齿未知禅,异代无从问大颠
欲乞灵光医俗骨,馨香满抱是轻烟。
按:传说有人向大颠法师问法,师辄叩齿三声以应。